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配方师资格证 护肤品研发工程师培训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医疗器械检验员资质 化学分析工考证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
实验室“内部校准”“自校准”分不清,什么情况可进行内部校准?
在实验室工作中,你是否常被仪器”内部校准“、“自校准”的概念弄晕,它们到底有何区别?新发布的CNAS相关体系文件中,对内部校准有哪些要求和解释?实验室需完成哪些条件才能进行内部校准?本期我们特整理了相关要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内部校准”与“自校准”的区别
CNAS-CL01-G004:2023《内部校准要求》已于2023年1月20日正式发布并实施,明确指出“内部校准”与“自校准 (Self-Calibration) ”是不同的术语。
CNAS-CL01-G004:2023《内部校准要求》中相关定义:
内部校准: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
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 (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 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其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
总结:因此符合要求的内部校准是CNAS认可的溯源途径,而自校准不是。这里需注意:相关法规规定属于强制检定管理的测量设备,应按规定检定,不能进行内部校准。
1. 检验检测实验室在申请认可时,既要申请检测项目,还需申请内部校准实验室,否则内部校准涉及的检测项目CNAS不予认可。
2. 检测实验室对使用的与认可能力相关的测量设备实施的内部校准,应满足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 CNAS-CL01-A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的相关要求;
3.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开展的内部校准活动,并对内部校准活动的范围建立文件清单;
4. 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应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校准技能等必要的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经授权;
5. 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的校准环境、设施应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
6. 实施内部校准应按照校准方法要求配置和使用测量标准 (含测量仪器、校准系统或装置、测量软件及标准物质等) 和辅助设备,其中测量设备的计量溯源性应满足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 6.5 条和 CNAS-CL01-G002《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的规定;
7. 实验室实施内部校准应优先采用标准方法,当没有标准方法时,可以使用自编方法、测量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方法。使用外部非标方法时应转化为实验室文件,同时,非标方法使用前应经过确认;
8. 实验室应对全部内部校准的测量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适用时,应在校准证书中报告测量不确定度;
9. 内部校准的校准证书可以简化或不出具校准证书,但校准记录的内容应符合校准方法和认可准则的要求;
10.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程序、质量监督计划应覆盖内部校准活动。
首先,检测实验室应该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 确定是否有必要开展内部校准活动?哪些检测设备需要进行内部校准?可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1) 考虑实验室里同类参数的检测设备的数量多少,如实验室内同类参数的检测设备比较多, 全部送检费用高而且周期长,实验室就可以考虑购买标准量块,对这类仪器进行内部校准;(2)考 虑检测设备的应用领域的宽窄, 应用领域比较窄的检测设备,往往没有进行校准的标准方法和获得认可的校准服务提供者。如果实验室内应用领域比较窄的检测设备比较多,实验室可以考虑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参数规格、量程来选择合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内部校准。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可以是检测设备的使用者,也可以是实验室所在组织其他部门的人员,重点是要熟悉检测设备,而且必须经过相关计量知识、技能等必要培训,考核合格并持证或者经过授权。计量培训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参加地方或部门组织的计量培训考核的外部培训考核方式,争取每个校准项目都有两人通过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培训。考核后持有计量员证的同时,还要对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内部的培训考核,保证每个参与内部校准的人员都能拥有多个专业的最基本的计量知识。配置计量标准和配套设备的时候,要按照校准方法和测量溯源性的要求,根据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本着节约费用的原则来合理配置。计量标准是否通过最高计量标准建标考核, 应由实验室向当地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咨询,按照当地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但是应对计量标准进行不确定度验证、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核,建立计量标准履历表。而且应该对标准的维护和正确的适用建立一套专门的程序,并规定程序和日程,对计量标准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校准方法应优先采用标准的方法,首选国家或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JJG)或国家校准规范(JJF),其次可以选用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相应的检验和校准部分。当没有实施校准的标准方法的时候,可以使用知名的技术组织、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自编方法、测量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方法等非标准方法。编制内部校准方法是可参照 JJF1071-200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特别注意: 非标准方法使用前必须要经过确认,而且要转化为实验室文件。5. 内部校准中必须要做好校准记录, 校准记录的内容应符合校准方法和CNAS认可准则的要求。同时,校准记录要有较长的保留期,以备查验和监控被校准仪器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