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无菌检验员证书微生物化验员资格证培训含金量高-微生物检测用器材消毒灭菌规范
一、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一)人员防护要求
1. 基础防护: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及口罩。帽子应完全遮盖头发,口罩须覆盖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2. 专项防护:接种食品样品时,须穿戴专用工作服、帽及拖鞋,存放于无菌室缓冲间,使用前经紫外线消毒。
3. 手部消毒:进入无菌室前,须用肥皂洗手,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手部至干燥。
(二)物品管理规范
1. 分类存放: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须分开放置,无菌物品须置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避免暴露于空气中。已取出的无菌物品未使用不可放回。
2. 标识管理:无菌包须注明物品名称、消毒日期,按日期顺序排放于固定位置。未污染情况下,无菌包保存期为7-14天,过期须重新灭菌。
3. 使用限制:开包后的无菌包、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三)操作流程规范
1. 持物钳使用:取用无菌物品须用无菌持物钳,钳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内壁。使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不可倒转向上。无菌持物钳及其容器每周清洁消毒两次,门诊换药室每日消毒一次。
2. 溶液使用:倾倒无菌溶液时,不可堵塞瓶口或直接伸入瓶内蘸取。瓶塞翻转消毒后盖严,注明开瓶时间。
3. 污染处理: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污染须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无菌包浸湿或内物污染须重新消毒。
(四)特殊场景操作
1. 酒精灯前操作:接种样品、转种细菌须在酒精灯火焰周围250px范围内进行。吸管取出后及试管塞打开须通过火焰消毒。
2. 吸管使用: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尖端不可触及外露部位;接种时尖端不可触及试管或平皿边缘。吸取菌液须用橡皮头,禁止口吸。
3. 接种环处理:接种环使用前须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结核菌及烈性菌接种环须沸水煮沸5分钟后再烧灼。
二、无菌间使用规范
(一)空间要求
1. 结构密封:无菌间通向外部的窗户须为双层玻璃并密封,配备缓冲间及推拉门,设0.5-0.7平方米传递窗。
2. 清洁维护: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擦拭台面,禁止存放无关物品。空调须配备过滤装置。
(二)消毒要求
1. 紫外线消毒:使用前后关紧门,开启30W紫外线灯(距离1.0m)照射≥30分钟。灯管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灰尘。
2. 物品传递:操作期间禁止随意出入,须通过传递窗交接物品。
三、消毒灭菌技术规范
(一)灭菌方法选择
1. 湿热灭菌:适用于培养基、手术敷料等耐高温高湿物品,采用121℃、15-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2. 干热灭菌:适用于玻璃器皿、油性制剂等耐高温干燥物品,采用160℃、2小时热空气灭菌。
3. 金属用具处理:高压灭菌或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二)灭菌前准备
1. 物品包装: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严密包装,金属筒须打开通气孔;培养基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紧,注射器抽出管芯用纱布包好。
2. 装载要求:干热灭菌器内物品不可过挤且不接触箱壁;高压蒸汽锅内物品分包扎好,避免过挤。
(三)设备操作规范
1. 手提式高压锅:
· 加水:主体内加入3L清水(重复使用需补足,水混浊须更换)。
· 排气:顶盖排气管插入消毒桶方管,加热至水沸腾后排气10-15分钟。
· 灭菌:关闭排气阀,维持规定压力及时间。
· 冷却:干燥物品立即排气,60℃以下开盖;液体物品自然冷却至60℃以下开盖。
2. 卧式高压锅:
· 预热:关紧锅门,引入蒸汽预热夹层,冷空气自动排出。
· 灭菌:夹层达预定温度后,引入蒸汽至锅室,冷空气自动排出。
四、监测与维护规范
(一)效果监测
1. 定期检测:每批次灭菌物品须进行生物监测(如芽孢试验)及化学监测(如指示卡变色)。
2. 记录管理:建立灭菌日志,记录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保存期≥3年。
(二)设备维护
1. 日常检查:每次使用前检查门开关、橡皮圈、压力表零位。
2. 专项维护:紫外线灯管效率下降时更换;高压锅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
五、人员培训与管理
(一)培训要求
1. 操作培训:所有操作人员须通过无菌技术考核,掌握消毒剂配制、灭菌设备操作等技能。
2. 应急处理:定期演练污染事件处置流程,如灭菌失败物品的召回与重新处理。
(二)管理责任
1. 制度建设:医疗机构须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效果检测。
2. 违规处罚:违反本规范导致感染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
1. 《无菌物品存放与使用记录表》
2. 《灭菌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3. 《消毒剂浓度监测标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XX微生物检测中心负责解释及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