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量具校验计量员证书报考仪器内校计量校准员培训-仪器设备档案及标识管理
一、引言
在检测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仪器设备作为检测机构的核心资源,其管理与维护状况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
二、仪器设备管理的考核关键要点
对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考核,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关键方面:
1. 设备配备完整性:所需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配备齐全,不仅涵盖的参数要完整无缺,而且其量程和准确度必须严格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
2. 设备运行稳定性: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能够稳定运行,充分满足检测需求。
3. 计量溯源性:计量仪器设备必须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以此保证量值的准确性和溯源性。
4. 档案管理规范性: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做到账目清晰、档案齐全、管理有序,同时实行仪器设备标识管理,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三、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一)建档原则
仪器设备档案按照每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单独建档,以此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二)档案内容
档案应包含以下详细内容:
· 仪器设备履历表:详细记录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或规格、制造商、出厂编号、仪器设备唯一性识别号、购置日期、验收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用途、主要技术指标等信息。
· 仪器购置相关文件:包括仪器购置申请、说明书原件、产品合格证、保修单等,以确保设备的合法来源和质保信息。
· 验收记录:清晰记录设备的验收过程和最终结果。
· 检定/校验记录及证书:作为证明设备计量性能和准确性的重要依据。
· 校验规程(必要时):明确规定设备的校验方法和具体步骤。
· 保养维护和运行检查计划:确保设备能够得到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 定期归档的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
· 保养维护记录:准确记录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情况。
· 运行检查记录:完整记录设备的运行检查过程和结果。
· 维修历史记录:全面记录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以便了解设备的性能变化。
四、仪器设备标识与随机资料管理
(一)编号标识
所有仪器设备均应进行标识,且每台仪器设备的标识必须具有唯一性,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二)状态标识
根据检定/校准、比对或验证结果,为仪器设备粘贴可用性识别标识。可用性识别标识主要分为合格证、准用证和停用证:
· 合格证:适用于计量检定结论为合格、经校准结果在规定技术要求范围内、不需检定的辅助设备经检查合格等情况。
· 准用证:适用于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验合格、计量器具获准降级使用等情况。
· 停用证:适用于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限、已损坏或功能不正常、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等情况。
仪器设备状态标识信息应涵盖以下内容:设备编号、证书批准日期、有效期、对仪器状态进行技术确认的机构名称、负责对仪器设备受控状态进行确认的检查人员姓名、对准用证应明确准予使用的范围、等级或功能、对停用证应注明开始停用日期和停用状态正式确认日期。
(三)随机资料管理
随机资料包括操作规程、仪器说明书复印件、在用的使用记录等,应妥善保存,以便于随时查阅和使用。
五、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
(一)校准
· 定义: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装置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 目的:确定示值误差、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给测量器具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确保测量器给出的量值准确并实现溯源性。
· 依据:依据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进行,结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二)检定
· 定义及检定对象: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 依据: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必须有合格与否的明确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
六、仪器设备管理
(一)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 设备管理组织:由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 设备管理程序:制定设备管理程序文件,清晰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和步骤。
· 设备作业指导书: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为检测人员操作设备提供指导。
(二)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 评审制度:对添置或处置设备进行评审,确保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
· 验收制度:确保设备能够正常验收和运行,并办理移交手续。
· 使用制度:建立设备使用制度,明确使用要求和规定。
· 记录制度: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处原文“运销”应为笔误,改为“运行”)。
· 核查制度:定期核查设备使用和记录情况,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规范。
七、结论
仪器设备档案及标识管理是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检测机构应高度重视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